nikuku73 发表于 2018-6-24 11:37

理财的前提是只有本金更多才能取得更多的收益

白驹过隙,依稀记得2007年和同学一起到证券公司开户并买了人生第一支股票——鲁抗医药,这应该是我走向理财投资的起点。股票、基金、P2P……,不知不觉已经11年,而成长的路上,也总有那么几点教训值得回味。
  投资的钱要专款专用
  第一个让我感触颇多的是投资的钱必须专款专用。记得2009年下半年,我手中有3万元用于股票投资,可是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全部灰飞烟灭。当时我非常懊悔进入股市,可是股票投资记录统计清晰地告诉我,股票投资只亏损了8000元左右,而其它的钱都被我挪作生活补贴用掉了。
  往事不堪回首,为了心中那只小金鹅的不断成长,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准则:绝不挪用投资本金,只视情况将个人投资理财平台
投资收益超过10%的部分奖励自己。
  在我看来,专款专用还有第二个含义,就是不将其它有刚需用途的钱挪来做投资,尤其是高风险投资,有刚需用途的钱给我们的压力,往往比闲钱投资来得大,因为害怕本金折损不够钱去买原先的刚需物品。
  那是2015年5月初,手头有1万元计划买电脑,刚好赶着要出两个月的长差而没时间去落实;想着钱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到股市操作一把短线。心动不如行动,以12.85元每股买入看涨的承德露露,看着一天天的涨,高兴不已;谁知碰到5月29和5月30日的股市大跌,心里记挂着买电脑,就以浅薄盈利收场了。
  事后想想,技术不行和经验不足自然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不能承受本金的损失,因为那是我买电脑的钱。
  理财,要最大化职业收入
  谈到理财,我还非常赞同最大化职业收入这个观点。我们都知道投资收益=本金*收益率,当收益率固定时,只有本金更多才能取得更多的收益,所以我们都需有自己的第一桶金。
  我刚开始工作那会工资每月大概三千多,虽然怀揣着巴菲特,但活得像潇洒哥,一年下来也只能存个4000元;但是后来通过考证、提升职业技能等方式使自己增值,现在每个月都能轻松实现存款4000元的目标。
  生活告诉我,三千元每月和一万每月,若都强制存储10%,一万元每月更容易实现,而且生活质量不会有很大改变;三千元每月往往很难实现,就算实现了,大多以影响生活质量或身体健康为代价。另外,一万元每月比三千元每月还会多积累(1000-300)*12=8400元/年的本金。所以越快最大化职业收入,获取第一桶金的速度也会更快。
  赚钱很重要,有个强健的体魄也很重要
  关于健康、财富、名誉的故事,我们已经听了很多,但当我们挥洒青春的时候,往往会将其抛到脑后。我以前熬夜打游戏,白天睡一觉就能生龙活虎,可现在加班熬夜则需要很多天才能缓过劲,深深感到力不从心。没有精力,本职工作都不能做好,更难花精力来进行投资理财所需要的学习、思考、总结、操作等一系列劳心劳力的事情。还好自己醒悟得及时,遵循健康三定律——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锻炼,当下的锻炼量已经达到了一次可跑五公里的程度。
  虽然涉足投资理财也有11年了,但自我评价还算不上是真正的老司机,仍然奋斗在实现财务自由的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与各位一同上下求索


更多理财上https://www.jujinziben.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理财的前提是只有本金更多才能取得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