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研究所:“心理健康”体检项目值得全国推广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门要求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方针,中卫众康(北京)医学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河南智库教育研究院、河南省家庭发展研究会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河南心理健康研究所联合国内知名心理机构和高校专家研发了智库心理健康检测系统,旨在通过微信小程序对中小学(含幼儿园)生、教师、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检测,为学校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心理健康档案和后台,为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逐级提供全县(区)、全市学生、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档案和后台,从而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化手段。1. 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2.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3.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评估细则(试行)明确规定:心理档案建设(心理测评软件可以支持)加10分 随着体检的普及,各类体检帮助不少人及时查出了身体异常,但传统体检项目却经常“忽视”心理健康的评估。据2018年4月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在全国26个省市的110.3万城镇居民中,73.6%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16.1%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可见我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从媒体报道来看,严重家暴、幼儿园虐童、性侵案、公务员因抑郁症自杀等等,其中不少都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将心理体检纳入健康体检范围,无疑是多赢举措。对职工来说,心理体检可以为个人心理问题提供预警,通过及时干预,可避免其演变成心理疾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对用人单位来说,明确了用人单位维护职工心理健康的责任,会使其在职工心理体检经费投入、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保障患病职工权益等方面更合法合规、积极主动;对社会来说,定期心理体检可以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提高国民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凡此种种,说明“心理健康”入体检项目值得全面推广。当然,也要看到,“心理健康”入体检项目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就个人来说,要科学看待心理体检,不要误认为是筛查“精神病”,以至拒绝体检;就用人单位来说,要做好保密措施,同时不应在薪酬、职位晋升上对体检出心理问题的员工区别对待。此外,相关部门要未雨绸缪,做到有足够的心理医生来支撑心理体检项目。与此同时,心理体检费用有的比较高,政府部门不妨从促进全民健康角度出发,给予相应补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