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小编大白 发表于 2021-1-12 09:34

奔跑在三甲复评审之路上“杏林老将”——赵秀清

今年,我院最重要而紧迫的一项工作就是三甲医院复评审,能否圆满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全院职工的积极参与。作为二医院这个庞大团队的一份子,唯有人人都挺身而出、并肩作战,勇敢的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和医院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迎评工作忙碌、琐碎、辛苦。有多少不眠不休的夜晚,我们共同度过。从院领导班子,到医院所有科室;从科主任,到普通一线医护工作者,我们每个二院人都担当着一份责任。就在复评审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产科老将赵秀清却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赵秀清副主任今年55岁,上个月她在手术室为患者做阴氏子宫切除术时,突发意外,她被重重的摔在地上。当时手术室内现场目睹这一幕的医护人员无不担心她很可能会腰椎骨折。麻醉手术部房汝敏护士长带领几名护士,小心翼翼的用平车推送赵主任进行检查。不幸中的万幸,检查结果显示骨头没有明显断裂,但肌肉及韧带造成了损伤。因为责任所在,她乐观地表示要轻伤不下火线,随后的日子中,她一天也没有休息,强忍着疼痛坚持上班,继续参与科室的三甲复评工作。
三甲复评期间,她带领科室所有医护人员,每天晨会学习三甲复评手册中的每一款、每一条,对照、整改——再对照、再整改。科室手术也没有因三甲复评而延迟和落下。今年55岁的她一直坚持科室的医疗一线夜班工作,直到去年才改为三线夜班,并且电话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在本次“G+7S活动”打扫卫生时,她又不慎扭伤了腰,开始痛的还可以忍受,三甲必胜的信念一直在鼓励着她,她一直想等到三甲复评结束后再好好治疗一下。可疼痛愈加剧烈,积劳成疾,这位曾跋涉在天山脚下的援疆“革命老将”,却在步行去医院的途中,因剧烈的疼痛无法迈开了腿,停留在十八中大门口。科室的年轻医生张阳阳看到这番情景,联系科室同仁由轮椅推到了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理疗康复期间,她的手机仍24小时待命,放不下所有找她看病的患者,更挂念医院三甲复评工作……
   一年多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二院职工将点滴努力汇聚在一起,医院环境变得整洁、就诊程序更加人性化、医疗护理设施更加现代化,诊疗工作变得更有序化。
   这些变化背后,离不开全院职工的心血汗水以及各科革命老将的引领!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感谢所有为科室、医院和社会无私奉献的前辈们,正是因为有你们的付出,所以才有我们当下的成绩。
    如果把医院比成浩瀚的海洋,那么我们每一位职工就是一滴水珠,水珠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会不干涸。医院与我们个人早已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医院的明天就是我们的未来,这个未来掌握在每一位二院职工的手中。我们坚信付出就有收获,愿通过我院所有职工的努力,凭我们的双手一定会创造医院更加辉煌的明天。三甲必胜!



       个人简介赵秀清,女,汉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焦作市二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仼医师河南省医学会围绝经学组委员焦作市医学会妇产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焦作市医学会产科危重症学组副主任委员焦作市医学会围产学组副主任委员先后进修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及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产科合并症及疑难杂症的诊治,以及腹腔镜、宫腔镜及阴式手术等各种微创手术。发表国家级论文20余篇,论著2部,《妇产科护理学》本科教材副主编,获市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专利4项。2012年援疆一年,被评为援疆先进工作者。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一位妇产科医生,保护母婴安全是妇产科医生的第一要务。那是10年前的一天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急诊科推来一位剧烈腹痛的孕妇,腹部像木板一样硬,胎心缓慢……不好!赵秀清当即诊断,这是胎盘早剥!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胎盘才会剥离。胎盘早剥就意味着胎儿缺血,胎儿有宫内死亡的危险,产妇大出血,有失血性休克死亡的危险!两条人命啊!需要紧急手术!马上进入紧急抢救状态,挽救母儿生命!她推起孕妇就往手术室飞奔而去,边跑边喊“快给手术室打电话,胎盘早剥!我们马上就到!”到手术室后,来不及麻醉,来不及签字,泼水似的迅速消毒,她对孕妇说,“我们先把孩子救出来!你要忍住,要勇敢,要坚强!”……说完一刀下去,胎儿、胎盘、羊水喷涌而出!胎儿救活了,产妇平安了!从此她一刀成名,人送外号赵飞刀。   
   十年后的一天,在电梯间,一位老人笑着对她说,谢谢你,赵主任。她也笑着问,“你是几床的家属?”老人一把拉过一个小男孩说,“这就是你10年前救出来的孩子啊,你忘了?你边跑边喊快给手术室打电话,快给手术室打电话,当时都快把我吓坏了……”这件事在今天看来,风险很大,但是她仍然感到非常欣慰。
   勇于创新,挑战自己,为产妇提供更科学、更健康的分娩方式。自二胎政策放开以来,曾经有过剖宫产史的二胎准妈妈们总是纠结于是生,还是剖?生吧,担心子宫破裂,剖吧,又担心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其实,有过剖宫产的准妈妈也是可以顺产的,当然,这需要把握好顺产的指征,否则,的确有子宫破裂的危险,危及母婴安全。其中顺产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施行24小时胎心监护、24小时孕妇心电监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5分钟即刻剖宫产手术的能力。
    经过充分准备、筛选、评估,第一例有着两次剖宫产的准妈妈侯女士,在赵秀清主任的妇产团队精心守护下,成功顺利分娩。这次VBAC事迹在二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报道以后,不但引起了全院上下的关注,而且多家新闻媒体相继转载、采访、报道。这件事件影响很大,给那些第一胎是剖宫产而二胎想顺产的准妈妈们带来了全新的勇气!

   赵秀清曾带领团队为一位三次剖宫产史第四次怀孕的准妈妈成功阴道分娩。她曾经对团队成员说:“我们二医院是三甲医院,我们科室是全市的产科危急重症抢救中心,别人不愿做的、不敢做的、不能做的,我们不但要做,还要做的更精湛,我们要为焦作的母婴安全保驾护航!”无数患者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就是对赵秀清主任工作的充分肯定。





       组建学习型团队,注重年轻医生的培养,做好科室的传帮带工作。总是将自己30年来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年轻的医生,利用各种碎片时间,结合每个病人的不同症状,时刻分享自己在诊疗救治、手术沟通、谈话艺术及技巧,像妈妈对孩子那样,一点一滴毫无缝隙的使年轻医生以最优的状态迅速成长。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种活动,2016年荣获我院教学查房竞赛二等奖。
注重科研成果的研究和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获焦作市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国家级论文20余篇,获国家专利4项,专著2部。注重不同手术的术后总结,勇于大胆的创新。完全性前置胎盘经改良氏捆绑缝合,使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凶险性前置胎盘宫颈提拉氏缝合,不仅出血少,还保留了患者子宫,留住了患者女性孕育新生命的权力。孕中期胎儿畸形合并完全性前置胎盘不开腹顺利流产等等。一切为患者着想,最大程度减轻患者家庭和身体上的负担,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更是妇产科同仁们学习的榜样。





   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项文娱活动,陶冶自己的情操。花样慢四《我爱你塞北的雪》获得2019迎新晚会二等奖。改变临床教学模式,发挥个人特长,注重学生带教。做为住培基地的主任,临床教学也是赵秀清工作的一部分。结合临床实际病例,才能将枯燥乏味的医学理论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及时变换讲课方式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记得第一次下午给学生上课,看到大家昏昏欲睡,她就用诗一般的语言说,“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七个丑小鸭正睡得香甜……”瞬间掌声雷动,睡意全消。有一次课间休息时,好几名新乡医学院的医学生,围着她兴奋地说:“我们要考妇产科系的研究生!以前根本不考虑妇产科,感觉妇产科又脏又累,但听了赵老师的课,坚定了我们报考妇产科专业的决心!”2017年她被授予优秀实习带教老师;2018年被三全学院临床专业学生评选为优秀教师。





       赵秀清对得起病人,对得起学生,但对不起她的母亲。2011年底,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准备去新疆农十三师红星医院,开始为期一年的援疆任务。出发前,患病的母亲拉着她的手说,你是我女儿,更是国家的人,自古忠孝难两全啊,去吧。赵秀清带着责任和使命,奔赴新疆,全心全意为新疆人民的健康服务。在她援疆期间,开展了9项新技术和新业务,迅速提高了新疆哈密地区妇科及产科的医疗水平。





       2012年底,赵秀清圆满地完成了援疆任务,准备启程返回,心里想象着见到母亲的欢乐时刻。然而,不曾想到的是,就在登机前,80多岁的老母亲带着对女儿的渴盼离开了人世。得知噩耗,她满怀愧疚,泪如泉涌,在哈密机场跪地长泣。妈妈啊,妈妈,你就原谅你这不孝的女儿吧!我把您无私的大爱洒满了天山,留在了哈密,妈妈,您,就安息吧!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农十三师指挥部援疆工作简报第40期以《大漠浸透思母泪巾帼抛洒援疆情》为题,讲述了赵秀清母女二人的援疆大爱。农十三师电视台、河南卫视等多家媒体都做了采访,并以视频《爱洒天山情满哈密》在网络及电视新闻频道播出。2013年1月,赵秀清被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农十三师指挥部评为2012年度优秀援疆工作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奔跑在三甲复评审之路上“杏林老将”——赵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