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标题: 吞咽的生理过程 [打印本页]

作者: 滚滚小汤圆    时间: 2018-5-14 11:31
标题: 吞咽的生理过程
  一般来说,进食(feeding)是一个过程,吞咽(swallowing)是一个动作,吞咽是进食过程的一部分,是指食物经过口、咽和食管到达胃所产生的一系列连续的动作。
  人们在看到食物时,视觉、嗅觉等感觉信息传入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形成对食物的认知,做出准备的相关指令,我们称之为认知期
  随后,食物被放入口中,食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刺激了口腔和舌等吞咽器官的感受器,接着它们将获得的各种信息传入到吞咽中枢,在中枢的调控下相应的吞咽器官产生一系列的活动,比如:唇闭合,以免食物漏出;咀嚼肌运动,使上下颌不断张闭,产生咀嚼动作;唾液分泌;舌参与食物的搅拌,并与颊相互作用使食物置于上下磨牙之间,更利于咀嚼食物;同时舌根与软腭接触,形成舌腭连接,以避免食物过早进入咽部。通过这些活动食物变成可以吞咽的食团,通常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口腔准备期
  接着舌肌收缩,舌尖上抬到上牙槽瘠,舌的中间部分形成一个凹陷,食团被推送至此凹陷中;舌肌继续收缩上抬,舌体大部分与硬腭接触,推挤食团向舌根运送,该过程成为口腔期
  紧接着食团继续前行,同时舌腭连接逐渐消失,舌后部下降,软腭向后向上运动,接触咽后壁,封闭鼻咽,以免食物进入鼻咽部,并增加了咽部的压力。此时食团由于舌的运动被推送入口咽部,接着吞咽反射的启动,引起吞咽反射(此反射不受意识的控制)。反射启动后,舌骨喉复合体在舌骨上肌群和甲状舌骨肌的作用下向前向上运动,此动作即为我们能看到的 喉结的上抬,大约为1-50px。喉开始上抬后,声带向中线移动,真假声带先后关闭,喉腔闭合。由于喉上抬的牵拉,杓状软骨向前运动抵向会厌软骨根部,关闭喉前庭,在食团的重力作用、喉上抬及杓状软骨的作用下会厌软骨返折,盖住喉的气管入口。同时舌根继续向下向后收缩,咽缩肌向咽腔中部收缩,自上而下逐渐封闭咽腔,推挤食团继续向咽部运送,该过程完成了短暂但复杂的咽期
  随后食团经过会厌、梨状隐窝到达环咽肌,因环咽肌前壁附着于喉的后壁上,当喉上抬时牵拉环咽肌放松,食团通过环咽肌进入食管。当食团进入食管后喉部的结构复位,呼吸恢复。食团在食管的蠕动中继续向下移动,最终到达胃内,至此食管期结束,也就是说一次吞咽顺利完成。
  通过上述的吞咽过程我们了解到吞咽是一系列复杂连续的动作,人为地根据食团所在的位置和解剖结构,将吞咽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时期。我们按五期来介绍:认知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
  认知期是看到事物到产生动作的过程,与大脑的高级中枢有关,受意识控制。
  口腔准备期是食物放入口中后到食物被咀嚼成适于吞咽的食团,受意识的控制,此期时间的长短与食物的性状有关。
  口腔期是食团形成后到食团被推送到咽部的过程。该期受意识的控制。
  咽期是吞咽反射启动到食团经过环咽肌的过程,此期是一系列的反射活动,一旦吞咽反射启动,吞咽活动将不受意识的控制。吞咽反射的启动点可以是舌根与下颌骨相交的任何一点。正如上述所说,咽期的活动快速而复杂,可在1秒内完成。
  食管期是食团通过食管进入胃的过程。此期同样不受意识的支配。蠕动是食管的波形运动,食团进入食管后,食团下端为舒张波,上端为收缩波,再加上食团的重力作用,推动食物向下运送。此期大约为8~20秒。
  了解正常吞咽的生理过程是评估和治疗吞咽障碍的基础。
吞咽困难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想了解更多关于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的信息,请添加官方微信号:tykn21,官方老师为您一对一指导。






欢迎光临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http://www.0391.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