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期是女性生命中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孕产妇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孕产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促进婴儿的身心健康,并促进孕产妇自身的身体状况的自然分娩。孕产妇的心理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健康状况,还会增加产科和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并影响母婴联结、婴幼儿健康及其心理适应能力等。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如果为得到及时的干预,会给妇女、家庭、卫生系统和社会造成造成重大负担,生殖引发严重后果。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孕产妇身心健康门诊专家告诉您:
通过各种方式的孕产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可以帮助孕产妇达到身体和心理的最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些方法包括开张心理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加强社会支持、提供心理保健技术等。
1、健康教育
定期组织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宣教活动。孕期女性至少参加一次孕妇学校的心理保健课程,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健康宣教可包括但不限于:孕期常见情绪问题,情绪异常自我识别和负性情绪的缓解方法、孕期健康生活(饮食、生活、睡眠)、如何面对分娩、新生儿护理、产后恢复等的宣教。
2、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高危因素
对于具有心理健康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给予必要的心理社会支持和咨询指导,帮助其掌握自我心理保健技能。
3、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和评估
孕产妇心理筛查和评估有助于早期识别孕产妇心理问题,及时干预或转诊。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应该作为常规孕产期保健的组成部分,在每次产前或产后检查中,应询问孕产妇的情绪状况,并了解其心理社会风险因;产后访视应同时关注母亲心理状况及母婴互动情况。
筛查频率:至少应该在孕早期(13+5周前)、孕中期(14-27+6周)、孕晚期(28周及以后)和产后42天分别进行孕产妇心理健康筛查。如有临床表现,可在怀孕和产后第一年的任何时间重复评估。
4、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
在孕产妇常规保健过程中注意观察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关注风险因素,提高孕产妇情绪管理技能,必要时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估,及时识别危机状态。
(1)适量运动 建议孕产妇通过运动调整情绪。应鼓励没有运动禁忌症的孕产妇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进而调整状态。
(2)减压干预 提供团体或者个体心理干预方法,支持、陪伴孕产妇,缓解压力,改善其心理状况。
(3)家庭支持 加强对孕产妇接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支持和陪伴孕产妇技巧,促进其积极陪伴孕产妇的行为,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4)持续监测 建议孕产妇及家人关注情绪变化,发现情绪变得严重,并影响正常社会功能的时候,一定要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欢迎光临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http://www.0391.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