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自古就有“传移摹写”的传统,南齐书画理论家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一书中提出“六法”作为中国古代绘画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其中一点即“传移摹写”,是指绘画的临摹与复制。古代画史上也有专门的临摹名家,“临摹”前代名家画作一直是学习传统绘画的手段之一,这对于一个画家来讲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必备功夫,同时也作为流传作品的主要手段。
然清轩重彩艺术工作室自2009年创办至今,面向广大的工笔画爱好者,始终秉承“以古为师,习古承今”的学画宗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大众审美意识以及对中国传统绘画正确的认知。在教学中理论结合实践,重视早期经典绘画作品的临摹学习,把宋画技法、传统壁画材料与表现作为学画起步的重要内容,与古人对话,循理求真;与经典对话,明道之高低。近代国画大家张大千先生、于非闇先生就是师古摹古的典范,他们在大量的临摹中找到了各自艺术表达的语言形式,他们的艺术成就对近现工笔画起到了兴亡续绝的作用。黄宾虹先生曾提出“画不师古未有能成家者”,目的是“抚躬自问,返本而求,自体貌已达精神,由理法以期于笔墨。”对宋画临摹,从勾线到设色,了解宋人“五日一石,十日一水,一笔不苟”的绘画精神与审美意趣;对传统壁画的摹制,用心体悟古人非凡的智慧,了解传统壁画造型与色彩表现独有的魅力。但临摹不是一味模仿,应该是师古人之心,而不是师古人之迹,以自己的理解与表达去感悟古人的绘画思想与精神气度,从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摹古,是一笔一画对古代优秀艺术作品的研习与体会。本次共展出学员临摹作品六十余幅,均为历经多日揣摩、不懈追求技法与格调的倾心之作;同时也是对传统绘画学习的一次探微,追本溯源,是向传统与经典的回望与敬意。参展作者来自不同工作岗位,大多是从零起步,他们有着对绘画的挚爱,在繁忙的工作与琐碎的家务之余,放下疲惫,避开喧嚣,在心中修篱种菊;他们怀揣敬畏,潜心研习,用画笔触摸每一根线条,用心点染每一个细节,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努力奔赴着这一场热爱。
致敬经典,让临摹成为我们学习传统绘画的一个高起点,是我们对中国传统绘画该有的态度。只 有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不断揣摩与审视自我,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更高的山峰。
欢迎光临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http://www.0391.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