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作骑电动车的车主们都注意啦! 今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 电动自行车骑行的安全性, 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 “强制性国家标准”7月1日正式实施
近日,为规范和提升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能,保障骑车人员交通安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组织制定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GB 811-2022,下称“新标准”)。新标准是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领域的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2年12月1日发布,将于2023年7月1日实施,对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耐穿透、护目镜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
下一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加强新标准宣贯实施,指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一是加强新标准宣贯。
面向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生产企业、电动自行车企业及相关销售商,在重点产区持续开展新标准宣贯活动。
二是指导生产企业严格遵守新标准。
组织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指导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新标准生产。
三是引导生产企业加强检测能力建设。
发挥行业协会和标准化委员会作用,向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生产企业提供专业检测技术辅导,引导企业加强检测能力建设。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 “强制性国家标准”7月1日正式实施
目前,大多数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生产企业采用的是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等,虽然2018年发布了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技术要求》,但由于该标准是推荐性国家标准,不少充电器生产企业并未执行;此外,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入行”门槛较低,市场竞争激烈,不少厂家在节约成本上下“功夫”,这就使得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用户充电存在安全隐患。
据悉,从以往的抽检情况来看,常见的不合格项目有输入功率和电流、机械强度、内部布线、空载直流输出电压等。例如某些充电器的空载直流输出电压能达到54V到55V,但标准规定的空载直流输出电压不能超过42.4V,用户在充电时如果误碰了输出插头,就有可能存在触电风险;此外,如果内部布线与铝的散热片相接触,就有可能因为温度过高导致绝缘损坏,面临安全风险。
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安全现状,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机械安全及结构、电气安全、环境适应性、发热与热失控、输出接口安全性、耐热及防火阻燃、电磁兼容等项目,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将大大提升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安全性,不仅能减少对电池的损害,还有助于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