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生态治理工程搬迁区内,一群鹭鸟安家落户,生蛋孵卵。在生态保护与建设速度之间,该如何抉择?今年夏天,一群鹭鸟的命运牵动着我市林业、水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心。在市领导的亲自过问下,我市将搬迁工程推迟两个多月,只为保护这群鹭鸟繁殖。 今年5月3日,有群众反映,大沙河北岸有大量鹭鸟繁殖。市林业部门调查发现,一块植被茂盛、周围隐蔽的区域内,白鹭、夜鹭、池鹭近百只,筑巢几十个。它们正繁殖、育雏,鸟鸣此起彼伏。 白鹭、夜鹭、池鹭都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繁殖期为每年5月至7月。“发现如此大规模、如此集中的鹭鸟繁殖基地为焦作首次。”市林业局一位负责人说。 然而,这群鹭鸟筑巢所在地,在大沙河生态治理工程的搬迁区内。不远处,挖掘机正在向这里开进,按照工程进度,这里很快将会被推平。这意味着上百只正在孵化的鹭鸟面临灭群之灾,鹭鸟的巢穴连同鸟蛋、刚孵化出的小鸟都将被毁。 是生存还是毁灭 遥控器握在我们手中
5月3日,市林业局立即向大沙河生态治理工程主管单位——市水利局,发了一个保护鹭鸟繁殖地的函。在函中,市林业局表示:“保护野生动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共同责任。破坏易,修复难,建议贵局,高度重视此事,指导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鹭鸟繁殖地保护,我局将全力配合做好此项工作。” 与此同时,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直接与市水利局有关责任人沟通此事。 大沙河生态治理及水源提升工程,是我市十大基础设施建设之一,估算总投资达110亿元。当时,该工程涉及的地面附着物清迁工作正在加紧推进。鹭鸟保护是关系到工程进展的大事。市水利部门高度重视此事,立即向市领导请示。 焦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小平得知此事后,果断指示:为保护鹭鸟繁殖,搬迁工程暂停。待鹭鸟繁殖期结束之后再开工。 于是,在这片“特区”内,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只有新生鸟儿的啼叫。 2个多月过去了,这群鹭鸟的幼鸟已全部离巢。近日,搬迁工程在推迟两个多月后重新开工。
“大沙河生态治理工程,本身就是一个保护、改善、提升生态环境的生态工程。搬迁工程为鹭鸟繁殖‘让路’,符合我市生态建设的目的。今后,我们还计划在大沙河畔营造适合鹭鸟栖息的场所——鹭园,让白鹭翩飞成为大沙河的一道亮丽景观!”昨日,市水利局一位负责人说。 来源:焦作日报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军/文 翟鹏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