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斗的青春

[复制链接]
查看: 2140|回复: 0
7白金站友
1412/10000
排名
3312
昨日变化

60

主题

35

帖子

1412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12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1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斗的青春


        小时看过连环画《战斗的青春》,书中一位名叫许凤的抗日女英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阵我读了这本书的原著。


         我读的这本原著,是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8年出版印刷的。它最早出版于1958年。出版后引起了文艺界广泛讨论。作者进行了多次重大增补和修改。1960年出了新一版,1962年出了新八版。


        此书作者原取名《许风》,故主人公是许风毫无疑问。故事背景从1942年“五一”反扫荡开始,写了冀中平原滹沱河边枣园区新任区委书记许风,和区游击队长李铁,在极端困难的形势下,依靠群众,顽强地对敌开展斗争。最后打开了枣园据点,全歼了日伪军,取得了胜利。


        此书作为四十多万言的长篇,写的人物自然很多。除了许风外,另两个最重要的人物是胡文玉和李铁。胡文玉是许风原来的恋人,也是原枣园区的书记。胡文玉后来背叛了革命,成了可耻的叛徒,对许风的伤害很大。后来在抗日斗争的烽火中,许风又和李铁相爱了。故事的结局是,游击队攻入枣园据点前夕,之前不幸被俘的许风被敌人残忍杀害。打开据点后,受了重伤的李铁悲愤交加,刀劈了胡文玉,自己也壮烈牺牲。


       这本书语言朴实,没一点华丽的词藻,但却有感染人心的力量。作者雪克只上过几年小学,没啥文化,在这一点上和写出《保卫延安》的杜鹏程十分相似。这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没啥文化,却能写出不朽的作品。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一有生活,二有激情。


         《战斗的青春》,经过了六十年的沧桑和洗礼,必将能流传下去,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