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论坛小编大白 于 2021-10-19 09:29 编辑
勇于担当的光明使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心愿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作为每天与眼疾眼伤作战的医生,焦煤中央医院眼科主任蒋乐文更懂得光明的宝贵。 为了把越来越多的眼疾患者“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梦想变为现实,他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眼科医学事业中。多年来的坚守和付出,让蒋乐文练就胆大心细的“绝世武功”,在眼科领域实现了多项突破。因为他在眼科专业中所作出的卓越建树,以及在群众中赢得的良好的口碑,前不久,他被评为2021年度“优秀医师”。
在“针尖舞台”上不断钻研 悄无声息的手术室里,一双睿智的眼睛透过高倍显微镜引领的一双刚毅而又灵巧的手,握着特殊的手术器械,在患者的眼睛上“游走”,如同微雕艺人雕刻作品一般——这就是蒋乐文最执着、最常见的工作场景。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蒋乐文从事这个“窗户维修工程师”的工作,却是他与父亲约定的人生之路。 1979年,出生在湖南衡阳市的蒋乐文是一名“医二代”,其父是当地有名的内科医生,备受当地人敬重。然而,受制于眼科整体水平不高,因白内障患者失明的老年人非常多。无法解除眼疾,他的父亲希望他今后能当一名眼科医生,为这些失明的患者寻找光明。高考后,他遵从父亲的心愿,考上了南华大学医学院五官专业,立志成为一名眼科医生。 “啃”书本、“吞”知识、“储”能量,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博览眼科医学书籍。对于眼科医生来说,光懂理论不行,必须有大量的临床经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试想,如果没有真本领,谁敢在仅有指顶大小的眼球上动刀。为提高手指灵活度和准确性,他在显微镜下在动物眼睛上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动作精确无误。 尽管在动物眼睛上练习了数千次,但他第一次上手术台为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时,还是有些紧张。因为他深知,白内障仅有一次手术机会。最终,他顶住了压力,成功地完成了手术。晋升主治医师以后几年里,蒋乐文为600多名白内障成功实施了囊外摘除术。在这期间,他还到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进修一年,并向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手术进行攀登。 消毒、铺巾、开睑、做切口、撕囊、超乳吸出、植入晶体、水密切口,蒋乐文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手术成功了,一连串流畅的操作在手术显微镜下完美上演。如今,蒋乐文每年为上千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超声乳化手术,年龄最大者达102岁。
敢于向疑难杂症“亮剑” 2016年,年仅36岁的蒋乐文挑起科室发展的重任。在他的带领下,该科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业务,频频向疑难杂症“亮剑”。 就在当年,他在全市率先独立开展了经结膜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运用此手术治疗了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球内异物、眼内炎等复杂眼底疾病,挽救了大量濒临失明的患者,大大提高了该科的口碑和影响力。 48岁的老郑,就是受益者之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他,因药物控制不佳,致使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右眼几乎接近失明,左眼视力也非常差。由于病情过于复杂,存在极高的手术风险。习惯了挑战风险的蒋乐文并未轻言放弃。随后,蒋乐文精心制定了治疗方案,并为其实施“右眼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很快,老郑的视力就恢复至0.6。经过进一步治疗,其视力最后恢复至0.8。“我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瞎了,没想到重见光明了!”老郑十分感激地说。 帮助一个患者可能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蒋乐文带领团队不断引进高精尖设备,谋求创新突破:去年,在该科购置了高端的蔡司广角显微镜,蒋乐文带领团队开展了非接触广角镜下经结膜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这项技术先进的微创手术极大的缩短了传统玻璃体手术时间,患者恢复快,因采用无缝线技术,这给术后患者带来很高的舒适度。凭借此项新技术,该科在医院2020年度新技术、新业务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该科去年还购置了多点激光治疗仪,这对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一部分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进行全视网膜激光治疗。此外还可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糖尿病黄斑水肿、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黄斑疾病;针对当前干眼症发病人群逐年增多的情况,今年1月,该科购置了光脉冲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仪和应用中药熏蒸的超声雾化器,有效缓解了干眼症引起的不适症状…… 与黑暗搏斗,让光明起舞,如今,蒋乐文带领的他的眼科团队,不断攀登眼科学术高峰,为许许多多眼病患者驱走了黑暗,送去了光明,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
(来源:焦作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