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通县区事业干部晋升渠道的思考和建议 由于历史原因,在行政机关工作的人员分为公务员(行政编制)、参公、事业等身份,在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区一级,事业干部占据了主力军。以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为例,行政编制(公务员身份)仅仅为全体工作人员的10%左右,其余90%都是事业身份。因为从2008年之后,事业单位也是逢进必考,这些事业单位人员也不乏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招考得到了事业编制。 同样,在县区机关,绝大多数局委办都有大量的事业编制人员,每个单位事业编制人员都远超行政身份人员。一般上每个县区事业身份的干部数量是公务员身份干部的2到3倍。但是,在晋升渠道上,每次提拔的时候,仅仅是对公务员身份的人员进行考察和提拔,事业干部到了相当于正科级的岗位,几乎就不可能再晋升了。比如这次机构改革中,拟提拔的副县级人选,全部是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事业单位的科级干部根本就没有机会。这种选人用人机制,极大的挫伤了基层事业身份干部的积极性。 作为县市区,事业干部远超公务员身份干部的数量,并且事业单位中也有许多单位骨干和人才,但是目前的制度,这些事业单位人员最高的岗位,也就是相当于正科级的岗位,这等于从渠道上限制了这些事业干部的提拔和晋升,干到了这个级别,也就到头了。 目前,焦作正值四创和在中原更加出彩中更精彩,出重彩的关键时期,机构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下一步紧接着面临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也正是选人用人之际。我们更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身份限制,把那些有能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出来,真正调动各方面干部的积极性,让大家看到希望,让大家有奔头,让大家感受到幸福是可以通过奋斗实现的。当下正值国家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为此,笔者有以下几个建议,供上级组织部门参考: 一、打通晋升渠道,优化干部队伍 要打破常规,摒弃权力思想作怪,组织人事部门应该当好伯乐,发挥选人用人职能,而不是卡人限制人,人为的把干部分为三六九等,讲出身,讲身份,讲,讲经历,不是把人管活,而是把人管死。基层干部干着一样的工作,却拿着不同的工资,享受着不同的待遇,连提拔都遭到歧视。许多县区领导在干部调整时,经常会面对事业身份的干部发出这样的感叹:你是人才,可是组织却无法提拔你。笔者关注到,在我国许多地市,开展了许多打破身份限制的招聘活动,建议我市也开展一些专门针对县市区事业干部的公开选拔活动,让这些基层的事业身份干部有盼头、有劲头、有想头。通过这些形式,遴选出优秀的事业干部,或充实到公务员队伍中,或提拔到上一级事业单位中。让这些事业干部也能感受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有着同样公平的机会和竞争。 二、纳入年终考核,组建后备队伍 每年组织部门的年终考核中,如果有推荐后备干部(四型干部)任务,应该一并考虑事业岗位的推荐,让这种推荐成为机制,让这种提拔成为常规。每次干部调整的时候,特别是在选拔副县级干部人选的时候,建议在县区,可以推荐事业正科干部为提拔对象,给各个县区分配事业提拔的名额和指标,提拔到市一级的事业单位任副县级干部。这样一来,就打通了正常晋升渠道,能将焦作市所有事业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四个焦作”建设中来。(希望我们的某些干部不要总是拿上级的条条框框说事,说这不行那不行,而不是结合当地实际想办法解决矛盾,这样绕着矛盾走,害了一茬又一茬干部,其实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一种玩忽职守的行为。基层事业干部希望您拿出点魄力,大胆改革尝试,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打破身份限制,以岗选人用人 其实作为基层县区,和身份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解放军报》在1月30日的社评中,刊发了《用干部不能唯唯经历》的文章,文章中这样说到:事实上,很多有能力的人,并不高。比如,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只是中学毕业。被称为“中国当代最后的大儒”的钱穆,连中学都没读完。2014年4月,习主席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察时,听到某型精密播种机的研制者只有中专后说:“英雄不问出处,谁是英雄,要在‘战场’上见分晓。” 其实,使用干部时如果把任职经历简单作为“硬杠杠”,也是对人才的“硬杀伤”。当年,如果刘备看重基层经历,那么没当过一天兵的诸葛亮就不可能一从军就身处高位。 古人云:“南之裸将,刻舟求剑,按图索骥,是求材必视乎门荫,用人必限以资格,千古铨政之坏,人才不兴,大都由此!”所以,我们建议在县区这个重实干的基层,更应该以岗定人,什么样的岗位,适合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不能唯唯经历唯身份唯年龄。县区或者乡镇街道办事处,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岗位,更注重的是能力而不是,更注重的是德行而不是身份,更注重的是责任而不是年龄。所以,我们期盼不要分身份,实行竞聘上岗,从体制、薪酬、考核等各个方面改革(欣闻焦作市示范区已经开始启动这种改革),调动各级干部的工作热情,让焦作早日步入全省第一方阵。 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一名有着深刻体会的基层干部 2019年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