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不唯亭亭玉立,风采照人,且抱节虚心,岁寒不凋,非君子其何哉?《诗经》有曰:“瞻彼其奥,箓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即以竹喻君子情操也。苏子瞻《墨君堂记》说自从晋王子猷谓为竹君之后,“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可知国人谓竹为君子者亦由来久矣。宋爱竹成痴苏轼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竹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世人骨髓。 竹,心虚、节坚、常青、傲寒,它虽然没有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饱经风霜,立茫茫原野之上,扎辽阔大地之中,无论是百花盛开的暖春,还是秋风瑟瑟的深秋,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雪花飘落的寒冬,它总是傲然伫立,碧绿常青,生机勃勃。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 竹子,是中国文人的典范代表。象征秉直的气节,坚韧不拔,顶天立地,清雅脱俗,未曾出土先有节,即使凌云也虚心。长长的节,细细的叶,任风吹雨打,不畏严寒的气节,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文人高雅身份和气节的象征。 这幅《竹报平安》,画家在运笔用墨时挥洒自如,巧用黑色泼墨,把竹叶描绘得富有勃勃生机,虽然是黑色不难想象这是碧绿的色彩。墨色淋漓,表现出竹子的风度气韵,竹子的花语是节节高升,被书画界尊称为林中四君子,具有谦虚的品格。画面墨色考究,画技精湛,浓淡适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 竹是君子的化身,乃“四君子”中的一份子。 竹、梅花和松是“岁寒三友”,代表着坚持,让不少古人敬佩。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还有节节升高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