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业界动态] 伉俪携手出征 并肩守“沪”战疫——记共同援沪抗疫的焦作医护人员孙翔、拓红晓夫妇

[复制链接]
查看: 3486|回复: 0
排名
3072
昨日变化

1498

主题

147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208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1 09: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拽老猫 于 2022-6-21 09:56 编辑

我市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25名队员结束14天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平安返焦。在逆行者凯旋的队伍中,来自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队员孙翔和焦煤集团中央医院的拓红晓格外引人瞩目,他们既是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友,又是最亲密的伴侣。





5月28日,我市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25名队员结束14天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平安返焦。笑脸、鲜花、掌声、欢呼声……焦作人民用满腔的热诚欢迎抗疫英雄回家! 在逆行者凯旋的队伍中,来自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队员孙翔和焦煤集团中央医院的拓红晓格外引人瞩目,他们既是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友,又是最亲密的伴侣,在为期39天的战斗中,谱写出了别样的伉俪情深。 6月13日,已投入焦作本地医疗繁忙工作的孙翔和拓红晓,终于抽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心有灵犀的抉择

孙翔今年35岁,拓红晓小他一岁, 2011年6月,孙翔和拓红晓分别从新乡医学院和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检验专业毕业后,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检验科工作。上海发生本土疫情以来,孙翔和拓红晓就萌生了加入抗疫一线队伍的想法。4月3日,得知我省将派出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的消息后,作为医院85后的中坚力量,拓红晓时刻准备着听从组织的召唤。第二天,一接到上级通知,拓红晓没来得及和孙翔商量,第一时间报了名。当天晚上,下班回到家,孙翔拉着拓红晓的手说:“媳妇儿,接下来要辛苦你一段时间了,我报名了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没等他把话说完,拓红晓就急切地说:“我也报名参加了!”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默契的背后,更多的是欣喜,这是对对方决定的肯定、赞同和无条件的支持。说起当时情形,孙翔和拓红晓仍难掩兴奋:“能够同时入选河南省援沪医疗队真是我们的荣幸!”沉浸在激动中的孙翔和拓红晓,回头看到了还在蹒跚学步的儿子,心中有些不忍。孩子才一岁多,还不会说话,拓红晓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儿子,爸爸妈妈要去打怪兽了,为我们加油吧!”儿子懵懂的小脸也被感染得笑容灿烂。4月6日,出征号角吹响,夫妻二人义无反顾携手同行。“你们到上海安心做好自己的事,认真工作,别出错,孩子放在家里,你们就放心吧!”临行前妈妈的唠叨里,有牵挂,有鼓劲,更多的是祝福!



没有硝烟的考验

4月6日,孙翔、拓红晓和全省268名核酸检测人员带着河南人民的殷殷嘱托,带着家人的不舍和期盼,来到了上海。人间最美四月天,可是上海已没有昔日大都市的繁华。“看到空无一人的街道,我们感受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的决心。”孙翔告诉记者。当天下午,全队人员立即投入到方舱实验室的筹备工作中:搬运海普集装箱,转运防疫物资,布置方舱各区所需桌椅、冰箱、冰柜,调试仪器,搭建帐篷……连续几天夜以继日,方舱实验室终于准备就绪,随即队员们展开了核酸检测工作。堆积如山的标本,更显时间紧迫。焦作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长给大家布置任务,并提出了要求:“这次来援沪,大家代表的是焦作,是河南的形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大家士气高昂地穿好防护服,进入了方舱实验室,从大批量的标本接收到标本进仓的排版摆管,从工作试剂、仪器、耗材的准备到高效、准确地加样、点样、封膜、瞬离、扩增,从三区老师们的专业判断及复查到信息员的上报与反馈,从完整准确的信息录入到外围人员的垃圾处理等这一系列的操作都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让拓红晓记忆犹深的是,32℃高温下,穿着密闭的防护服工作整整12个小时,队友们的衣服从上到下全湿透了。长时间戴手套后,队友们的手泡白肿胀,脸上口罩、帽子的勒痕清晰可见,极度缺水的队友出舱第一件事,一口气能喝两瓶水。可尽管这样,没有人喊累,没有人退缩,每个人都在默默坚持着,只为早日结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拓红晓说:“抗疫就该是这样吧,面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我们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做到了极致!”


并肩作战的幸福

在焦作时,同是医护人员,孙翔和拓红晓连轴转、“白加黑”是工作的常态,有时候夫妻俩常常几天见不上一面。而在援沪的日子里,两人同在气膜方舱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他们一起上下班,一起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聊一聊此次抗疫工作的体会和收获,战友情加上夫妻情,让两人的心更加贴近。援沪检测医疗队通过不断地线上讨论、总结、实践,对大批量标本的处理速度也越来越快,从开始的每天一万管到后来的每天两万多管,不断刷新着纪录。这份工作的快感,让孙翔和拓红晓在劳累的同时,也享受着胜利的喜悦与轻松。5月8日母亲节那天,孙翔和拓红晓两人相约着一块儿跟远在河南焦作的父母和孩子视频通话,谁知刚刚牙牙学语的儿子在手机屏幕上一露面就来了一句“妈……妈……”儿子人生的第一次说话、第一个词语竟然只能在千里之外倾听,那一个字一个字就像孩子的两只小手揪在自己的心上,那一瞬间,孙翔和拓红晓再也绷不住了,眼泪止不住哗哗地往下流。那时的他们已经离家一个月有余,看着儿子小小的模样,天真的笑容,听着他稚气的声音,夫妻俩心里有些愧疚,因为不能在他身边,错过了他成长中的陪伴。孙翔先收拾好情绪,又赶紧安慰妻子:“咱这不是特殊情况嘛,疫情面前,谁不是鼓足勇气,舍小家为大家!等孩子长大了,一定会理解我们,为我们自豪的!”并肩作战是最动人的相守。比起独自待在家担心,两人能在抗疫一线互相支持、互相鼓励,这才是夫妻最幸福的模样吧!


使命责任的接力

“学医就是为了救死扶伤,到抗疫一线去是我们的职责。这场援沪战役对我们不仅是一次历练,也是一次考验。”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孙翔夫妻二人和队友们用爱筑牢疫情防控“一线阵地”,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援沪的39个日夜,焦作援沪核酸检测队25名队员不畏艰险、勇担重任,从标本的接收、检测、结果上报到医疗废物的消杀,不断优化检测流程,标本检测量和检验速度位居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队第一名。虽然检测任务很重,过程很苦,每天工作至少10个小时以上;虽然存在“最美压痕”、过敏性皮炎的困扰;虽然面临高温暴雨、水土不服等困难,但当一批又一批的生活物资送到他们手里的时候,当一次次顺利完成核酸检测任务,上海阳性病例也越来越少、街头行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孙翔和拓红晓夫妻俩和所有的队员一样,心里时时涌动着暖流,绽放着胜利的喜悦。仿佛还没来得及拥抱春天,不经意间,街头已是初夏。5月14日,通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我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圆满完成核酸检测任务,踏上了返程之路。在这场没在硝烟的战争中,他们身穿白衣战袍,负重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大爱精神,共同传递着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希望。


孙翔、拓红晓说:“援沪经历将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直面病毒做核酸检测,我们体会到了协作、坚守,收获了成长、感动和勇气。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愿做点点星火,用青春和热血冲锋在前,护他人周全,守人间岁月静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2 无感无感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