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癌症治疗有重大突破。

[复制链接]
查看: 2657|回复: 7
7白金站友
3668/10000
排名
11426
昨日变化

54

主题

193

帖子

3668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68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09: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癌症治疗或有重大突破 最新研究称癌细胞可“自杀”

中国新闻网
百家号10-31 16:41
关注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细胞拥有内部防御机制,在癌变时期会触发“自杀功能”。科学家认为,只要寻找合适方法令癌细胞“自杀”,癌症病人将可免除化疗之苦。
当地时间29日,这份研究刊登在《自然通讯》杂志上。领导该研究的专家彼得是癌症代谢研究专家,他认为早在8亿多年前,多细胞生物发展出免疫系统之前,细胞已经以自噬方式抵御癌症。这种促使变异细胞“自杀”的防御机制,时至今日仍在人体中存在。
彼得认为,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是研究关键,RNA在生命形成之初传递遗传信息,在蛋白质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早在去年一份报告中,他就已经发现较小分子的核糖核酸,被称为“microRNA”,能够同时消除癌细胞生长所需的多种基因,而且不会产生抗体。这就相当于癌细胞的自我毁灭。
为了解细胞“自杀”的原因,彼得测试了4000多种不同的“microRNA”组合,发现其中一种抗癌效力最强。
研究进一步发现,癌细胞受到特定刺激后,细胞内的RNA会自行分解为较小的“microRNA”,促使癌细胞自我毁灭。他还发现,遗传物质中3%的RNA,都可以分解为抗癌“microRNA”。
据悉,目前的化疗疗法会扰乱基因排序,引起包括继发性癌症在内的副作用。彼得认为,研究下一步需探索如何让身体自行制造“microRNA”,达到杀死癌细胞的效果。研究新的疗法需要很长时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7白金站友
6255/10000
排名
7777
昨日变化

42

主题

152

帖子

6255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55
8#
发表于 2018-11-8 10: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爱花的人 发表于 2018-11-1 14:18
为什么这些癌症患者要去美国?  中国新闻周刊 10-30 13:14。生活中还有很多治疗无望的病人,选择了最后一线 ...

免费用赫赛汀的机会来啦!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招募!
全球肿瘤医生网23小时前8评论
我国每年约新增 20 万乳腺癌患者且死亡率以每年 3% 的幅度增长,是我国女性发病率较高的癌症。
HER2 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第 2 个成员,其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治疗反应预测指标、治疗靶点和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是国际肿瘤生物治疗的一项重大进展。美国 Genetech 公司首先开发出以 HER2 为靶点的抗肿瘤抗体药物赫赛汀,于 1998 年批准用于临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目前已成为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为了为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和用药选择,安科生物开发注射用重组人 HER2 单**抗体,根据 CFDA 颁发的临床批件要求,以赫赛汀为对照开展生物类似药研究,Ⅰ 期临床结果表明受试者用药安全,与原研对照药赫赛汀高度相似。
很多情况下,使用目前的标准疗法是更安全有效的选择。但如果有条件,尽量了解相关临床试验的优点和缺点是很有价值的。即使在肿瘤出现耐药或者复发迹象之前,了解后续可能参与的新型疗法,对患者和家属心理也能带来安慰和鼓励。
招募信息
HER2-过度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招募
登记编号: AK-HER2-111-001
试验分期: III期
适应症: HER2-过度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药物名称: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抗体
药物类型:生物制品
招募人数: 150人
申办机构: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比较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抗体与赫赛汀治疗HER2-过度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体内代谢特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III期临床实验
治疗方案
试验药:
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抗体
注射用冻干粉针,规格: 150mg/支,
用法用量:静脉给药,周期1第1天,初始负荷剂量8mg/kg,维持剂量6mg/kg, 90分钟内完成。
用药时程:每3周一次直至第16周期治疗结束;
对照药:
赫赛汀
注射用冻干粉针,规格: 440mg/支,
用法用量:静脉给药,周期1第1天,初始负荷剂量8mg/kg,维持剂量6mg/kg; 90分钟内完成。
用药时程:每3周一次直至第16周期治疗结束;
联合用药:
多西他赛
规格: 0.5ml:20mg/支,用法:每3周静脉给药一次多西
他赛75mg/m2.剂量调整方案详见正文。
初筛要点
1、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的受试者;
2、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218岁的女性;
3、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认乳腺腺癌;
4、无法实施根治手术的局部复发性疾病或转移性疾病,存在使用含紫杉醇,治疗方案指征;
5、确认HER2阳性(先由分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后定期送往中心实验室,确认)及激素(ER/PgR)受体状态;
6、允许既往针对转移性疾病实施内分泌治疗,且该治疗已在随机分配4周前停止;
7、可测量病灶;
8、ECOG体力状况(PS) s1;
9、随机前42天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正常允许范围内;
10、充分的器官功能;如以下实验室检查值所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ANC) 21,500/mm3; 血小板≥100,000/mm3 ;血红蛋白29 g/dL ;血清肌酐≤1.5 X正常值上限(ULN) ; 血清总胆红素s1.5 X ULN ;天冬氨酸转氨酶或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或SGOT) 、丙氨酸转氨酶或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或SGPT)和碱性磷酸酶(ALK) ≤ 2.5 X ULN。骨转移病例中,若AST (SGOT)和ALT (SGPT) ≤1.5 X ULN, ALK可> 2.5
X ULN。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或部分凝血酶时间(PTT) ≤1.5 X ULN;
11、有生育能力的受试者,筛查期间(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 7 天内)的血清妊娠试验结果为阴性,未处于哺乳期,入组研究前以及在整个研究期间和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6个月内,采取充分的避孕措施。
排除标准
(符合下列任一标准的受试者,不得入选本研究):
1、既往因罹患转移性乳腺癌(MBC)而接受过全身性化疗,或靶向药物停药未满12个月的患者;
2、目前接受其它全身性抗癌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或研究方案中未规定的其它治疗;
3、存在或疑似存在脑转移。如临床怀疑病灶已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必须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进行判断;
4、入组研究前 4 周内(如为单**临床试验,则为 3 个月)参与了另一项临床试验,或者在整个研究期间有意参与另一项临床试验;
5、前5年内具有其它恶性肿瘤病史,曾接受过根治治疗的宫颈原位癌、皮肤基底细胞癌或皮肤鳞状细胞癌除外;
6、已知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史;
7、存在需要治疗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活性感染;乙肝(乙肝核心抗体[HBcAb]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1000 cps/mL)或丙肝(丙肝抗体和/或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检测结果阳性;
8、存在研究者认为将增加研究药物用药风险的基础疾病或未获得控制的全身性重度疾病。筛选期4周内接受了重大手术操作或预计在研究期间实施重大手术;
9、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5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满足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病史,需要治疗的严重心率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除外)。随机化前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病史。既往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或辅助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LVEF曾下降至低于50%;
10、有蒽环类药物治疗史,且达以下累积剂量:多柔比星或多柔比星脂质体>360mg/m2;表柔比星>720mg/m2;米托蒽醌>120mg/m2或伊达比星>90mg/m2其他蒽环类药物,剂量超过360mg/m2多柔比星等效剂量,如果使用的蒽环类药物超过1种,累积剂量超过360mg/m2多柔比星等效剂量;
11、长期每日口服(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相当于>10 mg/d甲泼尼龙);
12、已知对本试验中药物成分存在过敏史;
13、既往治疗的残余非血液学毒性≥2级;
14、研究者认为由于各种原因不适合参加本临床试验者。
患者权益
成功入组的患者:
1. 获得免费的相关治疗药物;
2. 获得免费的相关的检查;
3. 获得经验丰富医护人员进行定期观察随访和医学指导;
4.另有一定的费用补助;
5.疾病可能得到改善;
6. 购买保险;
7. 评估后可能获得赠药。
申请方式
申请电话:400-666-7998
负责人: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
7白金站友
6255/10000
排名
7777
昨日变化

42

主题

152

帖子

6255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55
7#
发表于 2018-11-7 21: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夏威夷的春天 发表于 2018-11-2 05:09
国家和人民还是太穷

免费用赫赛汀的机会来啦!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招募!
全球肿瘤医生网11小时前8评论
我国每年约新增 20 万乳腺癌患者且死亡率以每年 3% 的幅度增长,是我国女性发病率较高的癌症。
HER2 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第 2 个成员,其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治疗反应预测指标、治疗靶点和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是国际肿瘤生物治疗的一项重大进展。美国 Genetech 公司首先开发出以 HER2 为靶点的抗肿瘤抗体药物赫赛汀,于 1998 年批准用于临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目前已成为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为了为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和用药选择,安科生物开发注射用重组人 HER2 单**抗体,根据 CFDA 颁发的临床批件要求,以赫赛汀为对照开展生物类似药研究,Ⅰ 期临床结果表明受试者用药安全,与原研对照药赫赛汀高度相似。
很多情况下,使用目前的标准疗法是更安全有效的选择。但如果有条件,尽量了解相关临床试验的优点和缺点是很有价值的。即使在肿瘤出现耐药或者复发迹象之前,了解后续可能参与的新型疗法,对患者和家属心理也能带来安慰和鼓励。
招募信息
HER2-过度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招募
登记编号: AK-HER2-111-001
试验分期: III期
适应症: HER2-过度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药物名称: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抗体
药物类型:生物制品
招募人数: 150人
申办机构: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比较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抗体与赫赛汀治疗HER2-过度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体内代谢特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III期临床实验
治疗方案
试验药:
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抗体
注射用冻干粉针,规格: 150mg/支,
用法用量:静脉给药,周期1第1天,初始负荷剂量8mg/kg,维持剂量6mg/kg, 90分钟内完成。
用药时程:每3周一次直至第16周期治疗结束;
对照药:
赫赛汀
注射用冻干粉针,规格: 440mg/支,
用法用量:静脉给药,周期1第1天,初始负荷剂量8mg/kg,维持剂量6mg/kg; 90分钟内完成。
用药时程:每3周一次直至第16周期治疗结束;
联合用药:
多西他赛
规格: 0.5ml:20mg/支,用法:每3周静脉给药一次多西
他赛75mg/m2.剂量调整方案详见正文。
初筛要点
1、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的受试者;
2、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218岁的女性;
3、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认乳腺腺癌;
4、无法实施根治手术的局部复发性疾病或转移性疾病,存在使用含紫杉醇,治疗方案指征;
5、确认HER2阳性(先由分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后定期送往中心实验室,确认)及激素(ER/PgR)受体状态;
6、允许既往针对转移性疾病实施内分泌治疗,且该治疗已在随机分配4周前停止;
7、可测量病灶;
8、ECOG体力状况(PS) s1;
9、随机前42天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正常允许范围内;
10、充分的器官功能;如以下实验室检查值所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ANC) 21,500/mm3; 血小板≥100,000/mm3 ;血红蛋白29 g/dL ;血清肌酐≤1.5 X正常值上限(ULN) ; 血清总胆红素s1.5 X ULN ;天冬氨酸转氨酶或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或SGOT) 、丙氨酸转氨酶或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或SGPT)和碱性磷酸酶(ALK) ≤ 2.5 X ULN。骨转移病例中,若AST (SGOT)和ALT (SGPT) ≤1.5 X ULN, ALK可> 2.5
X ULN。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或部分凝血酶时间(PTT) ≤1.5 X ULN;
11、有生育能力的受试者,筛查期间(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 7 天内)的血清妊娠试验结果为阴性,未处于哺乳期,入组研究前以及在整个研究期间和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6个月内,采取充分的避孕措施。
排除标准
(符合下列任一标准的受试者,不得入选本研究):
1、既往因罹患转移性乳腺癌(MBC)而接受过全身性化疗,或靶向药物停药未满12个月的患者;
2、目前接受其它全身性抗癌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或研究方案中未规定的其它治疗;
3、存在或疑似存在脑转移。如临床怀疑病灶已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必须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进行判断;
4、入组研究前 4 周内(如为单**临床试验,则为 3 个月)参与了另一项临床试验,或者在整个研究期间有意参与另一项临床试验;
5、前5年内具有其它恶性肿瘤病史,曾接受过根治治疗的宫颈原位癌、皮肤基底细胞癌或皮肤鳞状细胞癌除外;
6、已知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史;
7、存在需要治疗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活性感染;乙肝(乙肝核心抗体[HBcAb]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1000 cps/mL)或丙肝(丙肝抗体和/或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检测结果阳性;
8、存在研究者认为将增加研究药物用药风险的基础疾病或未获得控制的全身性重度疾病。筛选期4周内接受了重大手术操作或预计在研究期间实施重大手术;
9、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5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满足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病史,需要治疗的严重心率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除外)。随机化前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病史。既往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或辅助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LVEF曾下降至低于50%;
10、有蒽环类药物治疗史,且达以下累积剂量:多柔比星或多柔比星脂质体>360mg/m2;表柔比星>720mg/m2;米托蒽醌>120mg/m2或伊达比星>90mg/m2其他蒽环类药物,剂量超过360mg/m2多柔比星等效剂量,如果使用的蒽环类药物超过1种,累积剂量超过360mg/m2多柔比星等效剂量;
11、长期每日口服(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相当于>10 mg/d甲泼尼龙);
12、已知对本试验中药物成分存在过敏史;
13、既往治疗的残余非血液学毒性≥2级;
14、研究者认为由于各种原因不适合参加本临床试验者。
患者权益
成功入组的患者:
1. 获得免费的相关治疗药物;
2. 获得免费的相关的检查;
3. 获得经验丰富医护人员进行定期观察随访和医学指导;
4.另有一定的费用补助;
5.疾病可能得到改善;
6. 购买保险;
7. 评估后可能获得赠药。
申请方式
申请电话:400-666-7998
负责人: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
7白金站友
6255/10000
排名
7777
昨日变化

42

主题

152

帖子

6255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55
6#
发表于 2018-11-7 18: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爱花的人 发表于 2018-11-2 08:37
说实话,除了在国内没做放疗,美国主治医生开出的化疗药物和国内是一样的,只是剂量不同,但是价格却高得 ...

打赢癌症保卫战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专家谈科学防癌抗癌。  在我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中,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等是主要侵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女性应该如何预防?当恶性肿瘤侵害人体健康,如何选择专业肿瘤医院,理性、科学就医,打赢一场癌症保卫战?围绕这些问题,记者再次来到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肿瘤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采访多位肿瘤专家,了解该院多学科协作共建肿瘤综合诊疗体系下,如何坚持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对抗“肿瘤君”。

  医院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肿瘤医院),作为豫北地区唯一把肿瘤防治作为重点的三级甲等医院,有着50多年的肿瘤诊疗历史,承担焦作肿瘤防治事业领军者的使命,是省重点学科网络中心肿瘤学科分中心、焦作市肿瘤防治中心,在“看肿瘤,到二院”的良好口碑中塑造了医院品牌。

  “近年来,该院始终以肿瘤创新技术为引领,通过世行贷款650万美元引进的肿瘤诊疗设备陆续投入使用,同时瞄准国际肿瘤医学前沿,成功举办了国际肿瘤防治学术交流会,并与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渠道的合作关系,成功加入了河南省精准肿瘤大队列研究项目,成立了焦作市肿瘤专科联盟……”该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永国说。作为我市肿瘤防治的领军力量,提升我市区域肿瘤诊疗水平是该院的责任与担当,为更多的肿瘤患者撑起生命的绿荫是他们的使命。

  关键词:乳腺癌 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能达到90%

  “乳腺癌被称为女性健康‘头号杀手’。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月经初潮提前、绝经推迟、不育晚育等因素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此外,女性乳腺增生患者增多,乳腺增生虽不是恶性肿瘤,但如果长期不愈,就有可能转变为乳腺癌。”据该院乳腺甲状腺科一区主任许庆军说,“乳腺癌不是只有女人才得,男人也有可能得。”

  据许庆军介绍,目前治疗乳腺癌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传统的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靶向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能达到90%,并可以通过保乳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

  因为乳腺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留意内分泌情况,避免吃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和大量服用含雌激素高的食物。

  许庆军说,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从20岁开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乳腺癌的早期常用检查包括体查、B超、钼钯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不同年龄女性的筛查手段有所不同,大于40岁的女性检查乳腺癌需要进行钼钯检查,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钼钯检查可以提前到35岁。而对于40岁以下的女性主要以B超检查为主。

  许庆军说:“甲状腺癌是发生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也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也呈增长态势,且以女性较多。”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多见的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很高。每一个发现了甲状腺结节的病人,都应该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排查甲状腺癌。同时,该科和超声科结合,引进了新一代的微波消融术,开启了焦作市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微创时代,极大地改善了甲状腺疾病传统手术的效果。

  关键词:宫颈癌 接种HPV疫苗预防,降低患宫颈癌的概率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15岁至44岁女性中第二大高发癌症。

  “在门诊接诊过程中,有不少女性都很关心宫颈癌疫苗的接种,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女性对自身的健康意识增强了。”采访中,该院妇瘤科一区主任王虹说,“宫颈癌主要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也就是HPV引起的,该疫苗通过预防HPV病毒感染,进而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病。”

  王虹说,接种HPV疫苗,只能抵抗最有可能引发宫颈癌的病毒类型,降低患宫颈癌的概率,并不代表对HPV病毒完全免疫。接种HPV疫苗后,仍有患上宫颈癌的可能。因此,她建议说,预防宫颈癌第一道防线就是注射HPV疫苗,第二道防线是及早发现、定期筛查。国际通用最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技术是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TCT)、高危型HPV检测。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癌症会较易治疗。

  “手术+放疗是目前女性生殖系统癌症‘金标准’。”王虹说,“早期宫颈癌可在腹腔镜下进行微创手术,同时我院引进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装机,对中后期宫颈癌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可以让失去手术机会的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患者绝处逢生,甚至可以取得和手术同样的效果。”

  关键词:专家谈 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打赢癌症保卫战

  一旦罹患肿瘤,如何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面对化疗、放疗、手术以及分子靶向治疗、介入治疗等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疗法,究竟如何选择?

  这是摆在患者面前的难题,却是肿瘤专家应该为患者打开的一扇门。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医生把这个过程比喻成一场复杂的战争。这场战争,需要内科、外科、介入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兵种协同作战,才能实现肿瘤治疗效果的最大化。”该院肿瘤内科二区主任唐东霞说,“这就要求医生根据每一位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合理地采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大幅度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据了解,该院对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由相关多学科医生共同会诊,为患者制订适宜、完整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该院通过打“组合拳”,对肿瘤细胞进行有效根治。同时,肿瘤治疗进入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该院建立多学科会诊协作模式,可最大限度发挥各学科专长,对于肿瘤病人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该院2015年建立了分子病理实验室,开展药物组相关基因扩增和测序检测,为肿瘤患者精准治疗提供支持。去年6月,焦作市基因与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在该院成立,在精准医疗方面迈向一个新的阶段。在向肿瘤诊疗前沿迈进的征途中,该院引进派特CT、定位CT、高精度立体定向直线加速器、3.0T超导磁共振、光子双源CT……一系列高精尖设备齐聚,让该院精准诊疗如虎添翼。

  “我市肿瘤放射治疗跨入一个全新时代,即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验证、精确治疗。随着精确放疗技术的日臻成熟,我科与医院其他科室协作,对胸腹部、盆腔肿瘤患者特别是中晚期患者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在谈到多元化治疗方案时,该院放疗科主任陈剑说。

  “随着医学科技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创新抗癌药物的出现,使得癌症治疗不断优化,进入靶向定位、精准治疗的时代。”杨永国说,“对于早期癌症患者而言,可以通过手术进行肿瘤切除,从而达到根除目的;对于中晚期癌症患者,则需要在遵循规范的基础上,采用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精准治疗手段,大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让癌症变成一种可以控制的慢性病。”

  “与其谈癌色变,不如正确对待,积极应对。”该院肿瘤内科一区主任邹明雷说。防癌、抗癌过程中,良好的习惯是前提,正确的心态是基石,及时治疗是关键。新的技术、疗法仍在进步,当癌症变成一种可以控制的慢性病,肿瘤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防可治的。通过有效预防、定期筛查、积极治疗,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可预防,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可治愈,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可治疗,无须谈癌色变,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发现得越早,治愈率越高。

  权威专家健康咨询热线:

  邹明雷 肿瘤内科一区主任

  2631962 15139116868

  唐东霞 肿瘤内科二区主任

  2631839 13782696211

  陈 剑 放疗科主任

  2631949 13782833139

  许庆军 乳腺甲状腺科一区主任

  2631827 13703897898

  许菊萍 乳腺甲状腺科二区主任

  2631973 15036522999

  妇瘤科一区主任 王虹

  2631971 13939166906

  妇瘤科二区主任 翟艳红

  2631971 15939153827
7白金站友
3668/10000
排名
11426
昨日变化

54

主题

193

帖子

3668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68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08: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爱花的人 发表于 2018-11-1 14:18
为什么这些癌症患者要去美国?  中国新闻周刊 10-30 13:14。生活中还有很多治疗无望的病人,选择了最后一线 ...

说实话,除了在国内没做放疗,美国主治医生开出的化疗药物和国内是一样的,只是剂量不同,但是价格却高得多。国内化疗一次,即便是用进口药物,也就在2万~3万元,但是美国一次化疗的价格在3万美元左右,基本上同样的用药是国内价格的6倍。
老黄记录了最近一次在美国的整个治疗过程
这一次治疗持续了将近2个月,妻子共接受了六周的放疗和每周一次的辅助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化疗。之后是每3个月回美国复查,做胸部CT和见医生。2016年4月和7月的复查均未见复发迹象,CT检查提示放疗区域的病灶持续缩小。
7白金站友
2156/10000

392

主题

840

帖子

2156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56
地板
发表于 2018-11-2 05:09 | 只看该作者
国家和人民还是太穷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7白金站友
1785/10000
排名
7777
昨日变化

2

主题

31

帖子

1785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5
板凳
发表于 2018-11-1 20:32 | 只看该作者
李咏没等到啊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7白金站友
3668/10000
排名
11426
昨日变化

54

主题

193

帖子

3668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6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4: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这些癌症患者要去美国?  中国新闻周刊 10-30 13:14。生活中还有很多治疗无望的病人,选择了最后一线生机——冒险为新的治疗手段做做临床试验。   三年前,骨科医生李明磊感到左胸疼痛越来越重,他决定去做一次CT检查。在发现肺部有一个4公分左右的结节以后,他给自己确诊了——癌。   就在上周末,李明磊在美国波士顿的查尔斯河边跑完了5公里,而两年前,他是被妻子用轮椅推下飞机的。在被诊断为肺癌IV期以后,北京的医生告诉他,他的生命也许只剩下半年时间了。   如今,李明磊定期来哈佛大学附属的麻省总医院治疗癌症。他病情的好转也许并不能被称为医学奇迹,而只是赴美国治疗癌症的众多患者中普通的一个案例。当然,他也是足够幸运的——EGFR19基因突变,让他进入了第三代靶向药的临床试验,在试验开始的两周以后,转机就出现了。   位于北京的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盛诺一家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年赴美就医的患者约有3000人,其中70%为肿瘤患者。在现有药物有效的情况下,参加临床试验并非病人的首选。然而,一旦患者对抗肿瘤药物产生抗药性,美国的新药临床试验很可能成为他们的最后一搏。   在美国著名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每天有数百项临床试验在同时进行,超过90%的肿瘤患者会主动向医生询问:“我是否可以参加新药的临床试验?”如今,这里也不乏从中国转诊来求治的晚期肿瘤患者。   67%的治疗方案被改变   38岁的李明磊在北京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就诊时,这里的医生告诉他,他属于“肺癌IV期,只能保守治疗,没有机会手术”。他知道,医生给出的分期,意味着他患的是有远处转移的晚期肺癌。这让他陷入了绝望。在接下来两个疗程的化疗中,李明磊的身体被化疗药物攻击得虚弱不堪,最终他已经无法自行翻身。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指出,肺癌是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癌症死亡人数的19.4%。由于控烟不力等原因,肺癌也是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肺癌患者数量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上肺癌人数最多的国家。   虽然肺癌在中国的5年存活率为16.1%,与美国的17%十分接近,但就癌症治疗的总体水平而言,中国癌症发病率接近世界水平,而死亡率却高于世界水平。数据显示,美国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在60%至70%,而中国癌症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在30%左右。   活检和基因检测为李明磊找到了患癌的精确病因——EGFR19基因突变。他说:“在国内,这种情况几乎没治。但在美国,当时已经有了针对EGFR19基因突变的第二代特效药阿法替尼,第三代药物AZD9291的临床试验也已经进行到了第Ⅲ期。”于是,他决定去美国去“碰碰运气”。   在经过一系列非常专业的病历资料准备以后,李明磊选定在全美综合医院名列前茅的麻省总医院就诊。按照预约时间赴美以后,到达波士顿的第二天他就前往医院去见医生。美国医生一边叫他“李医生”,一边起身与他握手。肿瘤科专家还为他约了一位胸外科医生,共同讨论治疗方案。   与国内医生的意见不同,美国医生告诉李明磊,在靶向药物治疗见效后,剩下的原发病灶可以再行手术治疗。   盛诺一家创始人兼董事长蔡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在去美国就医后,有67%的中国患者的治疗方案被改变。原因之一是,美国的临床医学正在向“精准医疗”的方向发展,一个患者往往由多个学科的医生共同诊治,在这种理念下他们相信,“没有任何两个肺癌病人的治疗方案是相同的”。   治疗方案被改变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药品的差异。“大量的癌症患者到美国选择了新的治疗方案,因为我们最新的药品是美国2011年上市的,美国2012年、2013年…… 一直到2016年的药,我们都没有。”   蔡强举例说,他们介绍过一个皮肤癌患者去美国看病,结果,美国的医生发现,中国用的药是美国30年前的。   实际上,中国医生基于国内上市的药品而给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并没有错误,只是药物不够先进。在新药研发落后的情况下,中国医生难为无米之炊。一位患者在美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后这样说:“这就好像美国都在用iPhone6了,我们还在用iPhone3。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够恰当的比喻,在手机方面,中国人是完全不甘落伍的。”   皮肤黑色素瘤患者张天银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治疗,他的主治医生李陶建议,可以考虑去美国参加临床试验。刚刚参加完全美肿瘤学年会的李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当时我们知道,美国已经有了专门针对黑色素瘤的新药,正在做Ⅲ期临床试验,而且Ⅰ期、Ⅱ期试验的结果显示,疗效非常好。但是,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药物和临床试验,对于有条件出国就医的患者,我会建议他们去国外选择最新的药物治疗。”   幸运的是,张天银符合临床试验的入组条件,进入试验组后,他一直接受治疗,如今已有六七年,他对效果很满意。现在,他不觉得自己是在接受试验,而把这个过程当成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   审批积压1.7万件   中国新药研发的落后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数据,截至2015年10月,全球共有201149项临床试验登记注册,其中有48.53%在美国进行,在中国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仅占 9.75%。   以抗肺癌药为例,美国已经开始了第IV代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而中国还停留在第I代靶向药上。这意味着,一旦患者产生抗药性,在中国治疗的患者将没有其他药品可供选择。   中国新药审批的第一步是批准开展临床试验。2007年发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每个审批环节都做了时间限定,其中,新药临床试验审批的时间不得超过90天,但实际上,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监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1.1类新药、3.1类新药及6类新药申报临床试验的平均审评时间为14个月、28个月和28个月。   而在美国,申报者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FDA)提出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后,如果30天内没有收到FDA作出暂停临床研究的决定,便意味着通过审批。   相对于美国“宽进严出”的审批制度,中国刚好相反。申报者必须经过国家和省级药监管理部门的两级审批,获得批件后,才可以进行临床试验。   中国临床试验对申请者的药学研究资料要求更为详细,所有材料要在Ⅰ期临床试验前提交,且在4个月内一次性补齐所有材料。但事实上,对于新药的临床试验而言,许多研究数据难以在Ⅰ期临床前提交。在美国,这些资料都可以随着研究计划的开展而逐步提交。   为了提高FDA的工作效率和药品审评审批质量,美国早在1992年颁布的《处方药申报者付费法案》中便要求:新药申报者可以向FDA交纳一定的申请费、处方药生产场地年费等,并要求FDA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审评、审批工作。这项收入可以让FDA聘请更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审评人员、更新信息技术设施,极大地缩短审批时间。   拥有9300多名雇员的FDA,是美国联邦政府雇员最多的政府部门之一。但区别于美国的半商业化模式。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食药监局机关行政编制为345人,其中稽查专员仅有10人。虽然食药监局在受理药品注册申请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但这些费用全部上缴国库,并不能用于优化审评资源。   食药监局发布的《2015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虽然约120名药审中心工作人员,完成了2015年9601件审评任务,但仍然有1.7万件积压。   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市场上的新药、疫苗、医疗器械等都落后于欧美。譬如,第一支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早在2006年就被FDA批准上市并进入很多国家的市场,但由于该疫苗迟迟不能在中国获批,有不少中国女性选择出境在私立诊所接种。直至今年7月18日,首支HPV疫苗才获批在中国上市,而这一审批过程经历了近10年时间。   为了加速一些用于治疗危重疾病的药品审评,FDA设立了快速通道、优先审评、加速审批、突破性疗法等4条特别审批通道。蔡强介绍说,这些特殊渠道“审批的速度要比常规快很多,有时候只需要三个月”。   2012年,美国第5次修订《处方药申报者付费法案》,强调改进FDA的快速审批通道,包括培训此类药物的审查人员,并且提出要优先审查孤儿药。第三代靶向药AZD9291得以在2015年11月上市,便是有赖于快速审批通道。   中美临床试验差别大   2014年11月6日,李明磊服用了第一片二代靶向药阿法替尼,这种药当时已经在美国上市一年,而国内还没有引进。李明磊清楚地记得,在服药5周后,PET-CT显示,脊柱和肋骨上的转移病灶就消失了,肺部原发病灶也缩小了60%。   但不到一年,医生就发现李明磊对阿法替尼产生了抗药性,穿刺检查显示,他出现了耐药基因突变。但这刚好符合了AZD9291临床试验的入组标准,当时试验已经进行到第Ⅲ期。   李明磊从申请参加试验到正式入组,仅用了一个月时间。申请前,医生向他充分告知了药物的风险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他毫不犹豫地签署了授权同意书。   这份授权同意书,还需要经过第三方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在中国,伦理委员会依附于医院,审查也流于形式。北京经纬传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绪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有时,医生会特别强调免费用药,却不充分告知用药风险。”   作为这间第三方稽查公司的总监,蔡绪柳发现,有的医院会将患者集中在一起,由一个医生给几十个患者讲述试验的风险与利益,再让患者决定是否在授权同意书上签字。“这样做可能会让患者之间互相影响。”   在美国,临床试验用药虽然是免费的,但患者的检查费用会高于平常。因而,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往往会得到医生更加细致的问诊,医护人员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充分了解患者的依从性、配合度。医生也会给患者留下紧急情况下的联系方式,护士会时常给患者打电话,确保及时跟踪患者的服药情况、不良反应并协助患者填写试验表格等。   但是,在中国,主导临床试验的大多是有资质的三甲医院的医生,他们通常是主任医师,是整个医院里最忙的一群人。“其实,只要是研究者能够充分参与进来的临床试验,都会做得很不错。但基本上,他们很少有时间参与。”蔡绪柳说。   由于中国只有400多家可以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其中主要是三甲医院,而药物研发和销售都需要依靠医院,这让中国的药企不敢得罪这些医院和医生。   与药企在中国的弱势地位不同,美国的临床试验大多由药企主导。“因为美国任何一个医生都可以参与到临床试验。”王常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他曾经在美国担任辉瑞公司肿瘤免疫部的研发总监。   蔡绪柳说:“中国很多临床试验的方案,都是依靠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简称CRO)和医院共同设计,有的药企还不如CRO专业。”一些药企甚至会在与CRO的合同中注明:必须保证临床试验通过。   如今,王常玉在成都创办了华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感到,信任是中美临床试验最大的差距。“美国讲究信用,申报时唯一的审查就是看你申报的资料中,结论、推论有没有错误,不会去质疑你的试验程序和结果。”   因为在美国,一旦确定试验方案,十分细微的程序变动都需要主动向FDA报备,哪怕一个病人的输液时间从1小时变为2小时。但中国医生后补签名、后补检查记录、甚至后补化验单的现象并不少见。   王常玉甚至听说,“药企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医院就能给你什么样的数据。”一位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临床试验为了确保药物有效,会直接修改原始数据。有的医院会将对照组和实验组“掉个个儿”;还有研究者会直接修改病人病历;也有的医院会在患者参加临床试验前,将他的肿瘤大小“量大一点”,最终结果评估的时候再“量小一点”,药物的疗效便因此而“显现”。   这些情况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一旦FDA发现临床试验数据造假,药企、研究机构、CRO付出的代价都会非常巨大。“美国基于信用系统,如果临床结果造假,这家机构在美国肯定是做不下去了,相当于上了一个黑名单。”王常玉说,由于美国的药企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如果发现对手数据造假,药企常常会主动举报。“但在中国,举报对谁都没有好处,不如一起赚钱。”   2013年6月,FDA公布,由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联合研发的新药阿哌沙班,审查过程将被延时3个月。原因是中国一位临床研究中心管理人员和另一位监察员“更改了原始记录,掩盖了违反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据”。这最终导致FDA调查人员对中国36个研究中心的24个数据提出质疑。   虽然2015年7月22日,中国食药监局发布了“史上最严数据核查要求”的“722文件”,但相比之下,中国的造假代价仍然不大。当时列出的1622个需要进行自查的受理号,如果不能在一个月内上交自查报告,便要选择撤回申请。最终,超过80%的申请被撤回。   李明磊在服用AZD9291约两周后,发现自己的呼吸重新顺畅起来,骨骼也不再疼痛。“不幸”的是,他仅仅享受了3个月免费的试验治疗,AZD9291就在美国获批上市了,自此,一个月的药量大约需花费超过1万美元。对于自费病人来说,这是一项巨大的经济负担。   据透露,一般来说,美国药企在临床试验时,对每个病人的投入大约在5万~10万美元。而研发一个抗肿瘤类的新药时间需要10年,花费20亿到30亿美元。国外药企的研发费用是每年40亿~100亿美元,而前十名的国外药企,平均每年能被批准的药物是两三个。   一份2015年《国内药企研发投入排行榜》显示,市值百亿以上的医药上市公司中,投入研发支出最多的也只有13亿港元。   从国家层面上看,美国早在2005 年便投入了791亿美元用于医药领域的开发与研究,其中政府投入278 亿美元,企业投入513 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对临床研究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药企、厂商的赞助。2011年,中国政府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投入资金10 亿美元,而在临床研究上的投入仅为2.5 亿美元。   如今,李明磊已经可以回国工作了,但他需要每隔三个月前往美国复查、开药。历史名城波士顿是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和医疗保健中心,也成了李明磊的希望之地。他的美国医生并不担心他会再次产生抗药性。他自己也相信,赴美治疗虽然花费不菲,但新药的不断研发能够让他在和癌症的赛跑中领先一步。   临床试验往往是癌症患者为生命而做的最后一搏。在李明磊看来,美国规范、严密、细致的药物试验过程,不仅让他看到精准医学的光明未来;作为一名中国医生,他还在美国的就医环境中找到了“做病人的尊严”。 (责任编辑:邵婉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