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的亿万富豪陈生捐出2亿元,拟建258套别墅赠送乡亲使用。一期建成后村民们却因分配问题矛盾重重导致好事搁浅,有人甚至对别墅恶意破坏。他为此两年都没有回乡过年,因为“一回去每个人都提要求”。 “一开始建设还没多少分歧。第一期建得差不多了,大家矛盾就显露出了。”据了解,第一期的69栋138套别墅原本2017年底即可交付使用。村长陈春强告诉AI财经社,现在的主要矛盾在于:这几年有的村民的儿女成家了,想要多分几套房子,儿女快成家的也跟风想多分几套。除此之外,由于常住人口分配方案没有公布和落实,在旧房拆迁过程中,有村民要求公布方案而阻隔拆迁,否则心里不踏实。 (以上内容引自凤凰财经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329/16050962_0.shtml)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北大才子为家乡捐献258套别墅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大家在赞叹这一捐赠行为的同时,也为其遇到的尴尬而感到不解:本来是一件造福家乡的好事,最后却引发了分配矛盾甚至是恶意破坏。 此次事件的发生,让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慈善才是最有效的?单纯的捐助方式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看来,高净值人群在做公益慈善时,也需要科学的方式。 陈生想做慈善的初衷是好的,但直接捐别墅的方式较为欠妥。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慈善不是直接用金钱提高物质水平,而是要考虑如何通过资助来促进家乡健康、长远发展。中国历史上有过不少从家族延续、回馈家乡角度出发、讲究方式方法的善行,北宋范仲淹就是最好的例子。范仲淹创立范氏义庄,置田产、收地租,以赡族人,就是科学做慈善。广州陈氏祠堂建于清光绪年间,一直被用于陈姓子弟读书办学,实现教育的世族传承。因此科学有效的慈善,应着眼于投资教育,鼓励读书上进、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从国际领域来看,很多超高净值人群为了让自己的财富得到更合理的分配,让公益慈善发挥最大的效果,纷纷选择设立家族信托。家族信托具有与众不同的功能,比如,风险隔离、传承规划、资产管理以及回报社会等。其中,回报社会可以实现最有效的公益慈善。 平安家族信托在相关领域可谓经验丰富。据平安家族信托业内人士介绍,家族信托能够为客户更科学地规划公益慈善方案、进行公益慈善活动,而不会出现因为单纯捐赠而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 想做慈善,可以通过设立以公益慈善为目的的家族信托,同时找一家专业的公益组织做受益人,由这个组织来负责执行、监督慈善的落实。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家族信托具有个性化分配的功能,委托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制定分配规则,同时让公益组织监督落实善款的分配环节。结合上文例子,公益组织可以筛选扶持对象,比如读书上进、或是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第二个好处是家族信托具有资产配置功能,就像范仲淹置田产收地租一样,家族信托可以让善款不断增值,这样可以长期持续地做公益,以此实现公益慈善效果的最大化。 平安信托凭借多年家族信托服务实践经验,开创了国内家族信托发展历史上的多个第一,并凭借着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创新和良好运作实践,荣获《中国经营报》“2017卓越竞争力慈善信托管理公司奖”、《经济观察报》“年度卓越公益信托产品平台奖”等十余项荣誉。 4月27日,平安信托正式推出标准化咨询型家族信托,起点600万元。至此,平安家族信托已在业内率先形成了家族信托模式的全覆盖,包括咨询型和全权委托型,以及保险金信托、定制型家族信托、专享型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家族信托等全产品线。 近日,平安信托受托正式设立“平安财富·鸿承世家-上海市某基金会单一万全信托”及“平安财富·鸿承世家-湖北省某慈善会单一万全信托”,累计规模超2亿元。作为“中国平安公益信托产品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平安信托公益基金会全权委托信托的规模近6亿元,平台累计规模超过7.5亿,开创了“金融+公益”的全新范本。
|